南京,戰國時楚威王始置金陵邑、以為“王之地也”,簡稱“寧”,原中華民國法定首都,現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省會、副省級城市。南京是“中國四大古都”之一,有“六朝古都”之稱。南京位于長江下游沿岸,是長江下游地區重要的產業城市和經濟中心,中國重要的文化教育中心之一,也是華東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。
南京是中國著名的四大古都及歷史文化名城之一。千百年來,奔騰不息的長江不僅孕育了長江的文明,也催生了南京這座江南城市。南京襟江帶河,依山傍水,鐘山龍蟠,石頭虎踞,山川秀美,古跡眾多。早在上個世紀30年代,著名文學家朱自清先生游歷南京后,寫下的《南京》一文中就有這樣一段評價:“逛南京像逛古董鋪子,到處都有些時代侵蝕的痕跡。你可以揣摩,你可以憑吊,可以悠然遐想……”。
【經緯】位于北緯31°14″至32°37″,東經118°22″至119°14″
【轄區】13個。南京共轄11個市轄區,2個縣。其中江南八區(鼓樓,白下,玄武,秦淮,建鄴,下關,雨花臺,棲霞)是中心城區。
【鄉鎮】32個鎮、771個社區居委會、600個村委會、82個街道辦事處
【政府】南京市人民政府位于玄武區。
【面積】全市總面積6600k㎡[1],其中市區面積4730.74k㎡,江南八區總面積782.75K㎡(截止2009年11月)
【人口】截至2009年末,全市總戶籍人口629.77萬人[2],市區戶籍人口545.97萬人,全市常住人口771.31萬人。其中江南八區戶籍人口309.61萬人,常住人口433.6萬人。
【民族】南京市共有51個民族,其中漢族占總人口的98.56%。少數民族以白下區的止馬營、朝天宮兩街道的回族為最多
【宗教】全市道教、天主教、基督教、佛教、伊斯蘭教五個宗教,信教群眾近30萬人,宗教教職人員300多人,經政府批準的宗教活動場所有289處
南京是長三角地區第二大城市,國家歷史文化名城,國家綜合交通樞紐,國家重要創新基地和科技創新中心,現代服務中心、現代服務業基地和先進制造業基地,長江航運物流中心,濱江生態宜居城市,長三角輻射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的重要門戶城市,聯合國人居署特別榮譽獎獲得城市,亦是2014年第二屆夏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舉辦城市。
南京是中國重要的綜合性工業生產基地。南京的電子、化工生產能力在國內城市中居第二位,車輛制造規模居第三位,機械制造業的技術、規模居國內領先地位,家用電器業、建材工業也都具有較大規模。南京是華東地區重要的交通、通訊樞紐,建立了全方位、立體化、大運量的交通運輸網絡,鐵路、公路、水運、空運、管道五種運輸方式齊全,擁有現代化的通訊體系。南京是全國四大科研教育中心城市之一,是全國重要的高教、科研基地,擁有一批國內一流的高校和科研機構。南京被國家9個部委列為中國投資硬環境 “四十優”城市之一。其先后被評為中國城市綜合實力“五十強”第五名、國家園林城市、中國四大園林城市之一、中國優秀旅游城市、全國科技興市先進城市、全國雙擁模范城市、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十佳城市、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城市、國家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試驗區、國家科技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城市、國家環境保護和國家衛生城市等稱號。南京地處遼闊的長江下游平原,瀕江近海,“黃金水道”穿城而過,南京港作為天然良港已成為遠東內河第一大港,城市發展也定位于江濱港口城市,目前已成為中國東部地區以電子、汽車、化工為主導產業的綜合性工業基地,重要的交通樞紐和通訊中心。